|
保水劑在玉米節水高產中的應用627
干旱是北方旱區農業生產中的限制因素,在農業生產中,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持續下降,水資源緊缺的形勢不容樂觀。近年來,隨著對雨水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,導致作物受害,造成作物產量下降的突出問題。要想既不減少作物產量,又能合理減少農業用水量,就需要減少水的丟失,使用保水技術減少水分的散失可以達到此目的,而使用農用保水劑是減少水分丟失的方式之一。 保水劑又稱土壤保水劑、高吸水劑、保濕劑,它是利用高新技術研制生產的一種新型高分子吸水材料,含有大量的親水基因和優異的分子結構,能在短時間內吸收大于自身重量數百倍水分并且能夠緩慢釋放、反復吸收。保水劑可以有效的提高水肥保持能力,提高水肥利用率,同時改良土壤結構,增加土壤透氣性,為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。保水劑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改善植物根土環境給植物提供水分,可以減少下雨或者灌溉農田時地表水分的流失、蒸發,從而延長植物萎蔫出現的時間,這樣灌溉次數也就隨之縮減,水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。保水劑還能把在干旱時儲存的水分,在植物生長和蒸騰耗水過后,慢慢釋放供植物使用,從而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比較好的水資源條件。 為響應減少開采地下水的號召,要盡量做到玉米種植過程中的零澆水,這就要利用科學自然降水。當遇到降雨時,已經施用到土壤里的保水劑能夠迅速吸收雨水、澆灌水,并在植株需要的時候緩慢供給到玉米根部,在干旱季節可以補充玉米植株對水的需求。保水劑吸收的水分不能被簡單物理方法擠出,有很強的保水性,可以反復釋放和吸收水分,并有一定的保溫和透氣功能。如與農藥、肥料等配合使用,可使它們緩慢釋放,提高利用率,減少環境污染,降低玉米種植成本。保水劑能快速吸收、儲存、釋放水分與養分,滿足玉米植株的生長需要,同時改良土壤透氣性、增加土壤活力、減小土壤板結化,具有高度環保、保墑省水、改良土壤結構、使用壽命長、吸水量大、吸水快,吸肥、保肥、省肥等特點。 保水劑在玉米上的用量及使用方法:每畝用量1~2公斤,將保水劑與細土混合,機播后播種溝未能完全填平,可以將保水劑均勻撒施到播種溝內,然后用土將溝穴填平并進行澆水。為讓保水劑能埋得更深操作更方便,保水劑主要與種肥均勻混拌后一同施入,具體操作方法如下:按種植面積稱取一定量的肥料作為種肥,在干燥水泥地面要盡量薄地平攤開。用噴霧器在肥料表面均勻噴灑一遍后(嚴禁在化肥上潑水、澆水),按照每畝施用1~2公斤保水劑的用量,摻加相應重量的保水劑,連續攪拌3~5次,一邊攪拌,一邊用噴霧器稍噴灑2~3次霧狀水,直到相互均勻附著而不結塊為宜。把拌好的有保水劑的種肥倒入播種機的種肥箱中,與種子一起施入土壤。 保水劑對玉米的生長有較明顯的促進作用,主要表現為:可以提高玉米出苗率、促進苗期的生長發育;玉米抗旱能力提高,生長中萎蔫的出現時間得到延遲;促進玉米植株地上部的生長,有機物的積累明顯增加,株高增高,莖粗增加,光合作用面積增加,玉米整體保持在一個正常的新陳代謝水平;對干旱地帶的玉米生長有很明顯的促進作用。玉米苗期的使用可以促進其更快的發芽生根,玉米植株期可以防止其枯萎,對于根系的生長也有明顯的促進作用;收獲的玉米穗大粒大,使用優質保水劑,玉米可增產10%以上甚至更多;改良土壤結構,使粘重土壤、漏水肥的沙土和次生鹽堿土壤得以改良,改良土壤透氣性、增加土壤活力、減小土壤板結化;促進土壤微生物生長繁殖,提高土壤有機物的利用效率。 保水劑對改善土壤物理性質、增強土壤吸水、保水和保肥能力、促進作物生長發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,保水劑在我國節水農業中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。通過對保水劑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技術及效應的研究,會形成一套以保水劑應用為中心的保水節水技術體系,將對合理利用旱作農業地區水資源、解決干旱問題和發展旱作農業發揮重要的意義。 聲明:此篇為東營啟邁新材料有限公司原創文章,轉載請標明出處鏈接:http://m.670046.com/h-nd-4.html
文章分類:
行業動態
|